近年来,加密货币凭借其点对点传输、低交易成本等特性,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广泛关注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新兴市场国家对加密货币的采用率正呈现显著增长态势,甚至超越部分经济发达体。
Chainalysis 发布的全球加密采用指数,为我们提供了衡量各国加密货币采用水平的客观依据。该指数通过多维度数据整合,揭示出令人意外的趋势:推动加密货币走向主流的,并非全是传统经济强国。
全球加密采用指数的测算方法
全球加密采用指数基于三项核心指标,对全球154个国家及地区进行综合排名。每个国家在各项指标中的排名经过平均处理,并转换为0到1之间的标准化分数,最终得分越接近1,代表其加密货币采用程度越高。
指标一:人均购买力平价加权的链上加密货币接收价值
该指标旨在衡量各国的加密货币活动规模,并根据居民平均财富及货币价值进行加权,突出加密货币在经济条件相对较弱地区的重要性。
具体计算方式为:先估算该国接收的加密货币总量,再结合人均购买力平价(衡量居民财富的指标)进行加权。若两个国家接收的加密货币价值相同,则人均购买力较低的国家排名更高。
指标二:人均购买力平价加权的链上零售转移价值
这一指标聚焦于非专业用户的加密货币活动,通过评估零售规模交易(单笔价值低于1万美元)与当地居民财富的比率,反映普通人的参与程度。
同样,该指标会对人均购买力较低的国家给予更高权重,以更公平地体现加密货币在这些地区的实际渗透情况。
指标三:人均购买力与互联网用户数加权的P2P交易量
P2P(点对点)交易虽未全部记录于区块链,却在新兴市场占据重要地位。该指标根据P2P平台交易量对国家排序,并对互联网用户较少、人均购买力较低的地区予以倾斜,以突显居民将更多财富比例用于P2P加密交易的国家。
目前,该数据主要来自LocalBitcoins和Paxful两大P2P平台。尽管未覆盖全部交易,但它们足以代表整体趋势。未来随着币安等平台崛起,计算方法或需调整。
2021年方法论调整
2021年,该指数取消了第四个原有指标——“按互联网用户加权的存款数量”。原因是,DeFi(去中心化金融)的兴起使链上交易数据更透明,而原有指标过于偏向DeFi用户较多的国家,因此为确保公平性予以剔除。
2021年全球加密采用指数TOP20
以下是2021年全球加密采用指数排名前20的国家及其在各项分指标中的表现:
- 越南
- 印度
- 巴基斯坦
- 乌克兰
- 肯尼亚
- 尼日利亚
- 委内瑞拉
- 美国
- 多哥
- 阿根廷
- 哥伦比亚
- 泰国
- 中国
- 巴西
- 菲律宾
- 南非
- 加纳
- 俄罗斯
- 坦桑尼亚
- 阿富汗
值得注意的是,新兴市场国家在榜单中占据多数席位。
全球加密货币采用率显著提升
自2019年以来,全球加密货币采用率呈现爆发式增长。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,全球总采用指数达到24,较2019年第三季度增长超过2300%,同比上年增长881%。
这种增长背后存在地区性动因:
- 新兴市场:居民多将加密货币用于保值储蓄、跨境汇款和商业交易,以应对本国货币贬值或金融基础设施不足。
- 北美、西欧与东亚:采用动力主要来自机构投资,尤其在加密货币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。
P2P交易推动新兴市场采用率
肯尼亚、尼日利亚、越南和委内瑞拉等新兴市场国家排名靠前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活跃的P2P加密货币交易。许多居民因无法使用中心化交易所,而将P2P平台作为主要入口。
数据表明,中亚、南亚、拉丁美洲和非洲的P2P平台访问量远超西欧和东亚。这些地区常面临货币剧烈贬值、跨境汇款限制等问题,加密货币成为居民规避风险、满足金融需求的有效工具。
因此,这些地区的交易多以零售级别(低于1万美元)为主,更多用于日常支付和小额商业往来,而非机构级投资。
中美两国排名下降
去年中国和美国分列全球加密采用指数第4和第6位,而今年分别下滑至第13和第8位。主要原因在于两国在P2P交易量方面的排名大幅下跌:
- 中国从第53位跌至第155位;
- 美国从第16位跌至第109位。
自2020年6月起,中美P2P交易量开始与全球趋势背离,即便在2021年3月市场整体回调时,其下跌幅度也更为明显。这一现象可能反映美国市场日益机构化,以及中国加强对加密货币交易的监管。
未来采用趋势展望
当前,中心化服务与DeFi的蓬勃发展成为发达国家加密货币市场增长的主要推手,而P2P平台持续带动新兴市场的普及。无论动力何在,加密货币显然已成为一种全球性金融现象, adoption 趋势在不同地区呈现多样化发展。
未来,随着技术演进与政策调整,加密货币的采用模式仍可能发生显著变化。投资者和用户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与合规要求。
常见问题
什么是全球加密采用指数?
全球加密采用指数由Chainalysis编制,通过三项加权指标综合评估154个国家/地区的加密货币使用情况,反映各地区加密资产的实际渗透率和活跃度。
为什么新兴市场在加密货币采用方面表现突出?
新兴市场国家多面临货币贬值、跨境支付限制和金融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。加密货币为其提供了储蓄保值、跨境汇款和商业交易的替代解决方案,因此采用率显著较高。
P2P交易为什么在新兴市场更常见?
由于许多新兴市场居民难以接入中心化交易所,P2P平台成为他们进入加密货币世界的主要途径。此外,P2交易更符合小额、高频的日常金融需求。
中美两国加密货币采用排名为何下降?
美国因市场机构化导致零售比例下降,中国则受监管政策影响,P2P交易量大幅减少。两者均反映了当地市场的成熟与调整。
加密货币的未来驱动因素是什么?
发达国家市场依赖机构投资与De创新,新兴市场则继续由P2P交易和实际应用需求推动。双轨发展模式可能持续较长时间。
如何合理参与加密货币市场?
建议用户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,选择合规平台进行投资,并密切关注政策变化与技术发展。👉 获取加密货币参与指南
数据来源:Chainalysis;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